如何认知美国的“反华势力”
2009-06-12
中新网6月12日电 新加坡《联合早报》12日刊出署名文章说,如何看待海外、西方,特别是美国的“反华势力”或“对华不友好人士”。这是一个超大概念,这种标签贴上容易,拿下难,不宜经常启用。
文章摘录如下:
美国国会“反华势力”领军人物佩洛西不久前以众议院议长身份访华,这是美中关系上的一件大事。
她访华无论从代表团的构成(理智派人物),还是日程安排(以能源和大气议题为主),或是行前对媒体的低调处理(不接受媒体采访),都能感觉到她在刻意营造良好气氛,力争实现与中方的良性互动。她在中国的一言一行很少提及令中方不快的话题。
在她行前,笔者曾与她的中国事务幕僚长谈。他问我对议长访华有什么建言,我说只有一条,希望她能完成从自由派议员到一个负责任的政治家的转型。从她在华的一言一行和回美后的记者会看,她是做到了。
这让笔者感触良多,不禁想到很有意思的问题:如何看待海外、西方,特别是美国的“反华势力”或“对华不友好人士”。笔者一直认为这些是一个超大概念, 它把所有对华不满、投了“反华”法案票或同情中国“异议势力”的人都放到一个外延和内涵极广的概念里面了,而且这种标签贴上容易,拿下难,不宜经常启用。
语言对人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。可以说,一个民族的遣辞用句常常会深刻影响其民族个性。笔者在中国报刊和与国内一些人士交谈中发现“反华势力”、“对华不友好”这类词或概念目前依然使用频繁、随意,深深地影响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对待不同意见人士的处置态度。这种“反华势力”扩大化倾向既把许多不必然会成为“反华势力”的人推向真正的反华阵营,同时对准确把握中外关系也会有许多误导。
也许更为严重的是,“反华势力/对华不友好”作为一种思维概念的对立面不就是“亲华势力”吗?在这种思维方式引导下,人们很难看到绝大多数占据中间灰色地带,既不反华也不亲华的人士。它也无助于厘清问题的是与非。
尽管笔者一时也没有很好的替代标签,但有一点是清楚的:在对人的问题上,标签要尽量中性,尽量少用,特别是像“反华人士”或“对华不友好人士”这种可以拎起来打人的大棒,一旦常用会把自己伤害得更厉害些。
英文中有个很好的表述概念,那就是“自我实现的预言”(self-fulfilling prophecy),讲的是如果你满脑子装的都是“反华势力”这样的概念,你的眼睛就会到处寻找这样的敌人,最终你就会造就一大批真正的“反华势力”出来。我们在美国常用这种说法来批评右翼人士的“反华”言行,告诫他们说你们天天把中国看成假想敌的话,那么你最终就很有可能把中国“培育”成美国的敌人。
当然,美国及西方确有逢中必反的反华人士,但那毕竟只是极少数。就是对他们也要加以细化和分解,知道人家不满的出处和动机,这样就能在对应时做到有理有据有节。
比如美国的右翼反华和左翼反华就很不一样。美国右翼反华,早期是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反共,眼下则是作为维持美国全球主导权的一种条件反射。但左翼并不会对此轻易买单。美国左翼并不认同这种“美国第一”或把穷兵黩武作为对付中国崛起的国策,他们更有和平主义倾向,支持国际主义和多边主义,这在奥巴马政府的对外政策中已十分明确。
在中美两国政府的积极努力下,特别是中国政府不计前嫌,以宽容大度的心态,主动伸出善意和解之手,通过佩洛西议长的访华,达成了双方的良性互动,基本做到了温总理对佩洛西议长所说的“和而不同”。这在中国现代外交史上就如何对待自己的“政敌”开了一个良好而又文明的先河。(薛海培)